1现状
塑料电镀,国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已形成规模生产,我国在60~80年代也实现了工业化,当时主要用于纽扣、带扣等小产品,要求镀层不脱皮、表面象金属一样即可。时代在发展,塑料电镀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,由原来的小件、少量的应用发展到大件、大量的使用,从装饰性用途到功能和工程性用途等,因此对镀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当今电镀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动力在于我国外资企业的发展,尤其是日本、韩国与我国的台湾省,对大陆的产品加工,质量要求的提高。当前,我国广东、浙江地区的镀件质量水平较高,其外观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媲美,达到外资企业质量的要求。但内在质量因测试手段和测试的规范还不健全而参差不齐。
2问题
(1)外观质量。塑料电镀外观要求比金属制品的电镀面更光洁,光亮度一般都能达到,但在其程度上就有一定的差别。通常认为,较好的外观是亮中发“乌黑”,光亮度视觉感很“厚实”。这种宏观感觉是由表面的微观状态所决定的,也就是说微观表面必须非常平整。镀层绝对不能有雾状存在,极轻微的雾状,在强光下或正视时是发现不了的,要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下才能发现,因此易被忽视。至于露塑、脱皮、毛刺、麻点和深镀差等缺陷,在电镀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。某些次要考核部位及反面等各部位都要有镀层包覆,且色泽鲜亮,不能发黑、露塑及有夹具拉毛印。
(2)内在质量。汽车、摩托车零件或更高档零件的电镀,在技术规格上都有一定的要求:如镀层结合力,耐铜盐乙酸腐蚀试验,热循环试验以及实地使用考验等,需装配的镀件还要有一定程度的耐变形要求。电镀工艺如果在这些方面达不到要求,就会被淘汰。